“十一五”期间,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依据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划,特编制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发展情况
安徽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具体表现在:
(一)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调控力度增强。
“十五”期间,我省在贯彻落实国家墙改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在对原省政府83号令修改完善的基础上重新颁布实施了《安徽省新
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省政府159号令),并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出台了《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财综
[2003]652号)、《关于印发在全省城镇逐步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意见的通知》(皖经贸资源[2003]352号)、《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发
展意见》(皖墙办技[2005]5号)、《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皖政办[2005]42号)等10余个政
策文件。各市依据当地情况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文件,如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北、淮南、黄山、安庆七个“禁实”城市发布“禁实通告”。这些政策文件进
一步健全了我省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调控力度也进一步得到增强,为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政策法规体系的健全,
全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逐步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墙改政策法规,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加强协作,以贯彻执行省政府令
为主线,大力开展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有力推动了我省墙改工作的发展。
(二)“禁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禁实”工作始终是我省墙体材料革新的中心内容之一,全省遵照曾培炎副总理“加大禁止使用实心砖工作力度”的指示精神,依据省政府令和省直五部门“禁实”
通知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全方位限制实心粘土砖生产和使用的氛围。具体实践中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严格禁止新建、扩建实心粘土砖生产企
业;二是加大淘汰关闭工艺落后、质量低劣、资源枯竭的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的力度;三是层层制定实心粘土砖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落实;四是积极抓好实心粘土
砖生产企业的技改工作,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转产新型墙材;五是在应用领域严把准入关,切断市场对实心粘土砖的需求。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省
实心粘土砖产量逐年下降,已从“九五”末的258亿块下降到“十五”末的170亿块,下降幅度为33%,全省共关闭1400余家砖瓦窑,压缩生产能力70
亿块,“禁实”效果十分明显。
作为国家首批170个“禁实”城市之一的合肥市城区范围内建设工程已基本没有实心粘土砖的使用,芜湖、马鞍山、淮北、淮南、黄山、安庆自2005年1月1日起也开始“禁实”,进展顺利。其余市的“禁实”工作也正在积极准备中。
(三)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十五”期间,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得到空前发展,是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全省共计新建、技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320余个,新增生产能力60亿块。2005
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量达91.5亿块,较2000年增长28.5亿块,增幅为45.2%,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例达35%,较“九五”末的
19.6%提高了15.4个百分点。这些新建技改项目在规模、档次、技术和装备水平上都较“九五”期间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累计投资达5.6亿元,其中新型
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投入3000万元。全省部分地区已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体系。如淮南、淮北、宿州市形成以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主
的产品体系;芜湖市形成以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为主的产品体系;黄山市形成以混凝土多孔砖为主的产品体系。全省由于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
五年累计节约土地7万亩,节约能源260万吨标煤,利用工业废渣1500万吨,减少SO2排放6万吨,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四)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全面铺开。
五年来,随着“禁实”工作的逐步深入,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也得到快速发展,已在全省城镇中全面铺开。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从“九五”末的24%提
高到“十五”末的40%。各地一是严把设计关,在设计源头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二是积极利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经济调控作用鼓
励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在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四是加强试点、示范,引导新型墙
体材料的推广应用,各地都建设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示范小区和工程。五是依靠科学进步,解决应用中的问题,完善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技术规范。“十
五”期间我省进行了轻质墙板抗裂专用砂浆的研制,编制了《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构造》、《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无比钢建筑技术规
程》、《安徽省异型柱框架轻质墙结构(抗震)设计规程》、《五防轻质隔墙板构造图集》、《蜂窝内墙板构造图集》等多项技术规范。六是加强技术培训,为新型
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十五”期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禁实”工作仍任重道远。
我省“禁实”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但总体上看仍存在较大差距,任重而道远,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等,急待将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由大城市向小城镇延伸,由城镇向农村延伸。
(二)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结构还不合理,表现在:首先粘土类制品比重偏高,约占50%左右;其次,新型墙体材料中高档次的产品相对较少,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低,尚未形成规模化、系列化和标准化。
(三)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不配套,制约了推广应用。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层出不穷,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产品的发展,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同时,由于施工人员的习惯、传统认识、施工机具、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影响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
(四)墙改法规的法律效力不够,执法监督不力,影响了墙体材料革新的进程。
我省墙改工作的主要依据是省政府159号令,但由于省政府159号令是政府规章,法律效力不强,使得墙改工作的执法监督遇到重重阻力和障碍,部分地区时常
出现违反政府令的一些规定和作法,往往得不到及时查处和纠正,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管理墙改。由于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作法已不适应
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需要通过地方立法重新确立和规范。
三、“十一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必然取代传统而落后的粘土实心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已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以粘土实心砖为代表的传统墙体材料生产以大量毁地、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生存和
生展,与国民经济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要求相违背。而新型墙体材料是以保护环境、节能、节地、利废为发展前提的新型产业,因此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取代传统墙体材料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的加快,我省城镇每年新建住宅7000万㎡以上,投资近300亿元,公共建筑也呈快速发展势头,日益扩大的建筑市场,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日益完善的墙改政策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墙改政策和法规。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对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减免或减半征收增值税;特别是省政府于2003年颁布了
159号政府令后,加大了限制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力度。要求:1、合肥市城市规划区自2003年7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其所辖县城市规划区自
2006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2、芜湖、马鞍山、黄山、安庆、淮南、淮北六个设区市的城市规划区从2005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六城市所辖县城市规划区自200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3、其它设区的市规划区自200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其辖县的城市规划
区自2010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这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政策保障。
(四)节能建筑的推广为保温隔热、复合墙材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建筑能耗(包括使用能耗)占总能耗的27%,因此建筑节能成为节能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积极推进建筑节
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143号令)、《夏
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4)的出台,要求全面实施建筑节能标
准。而粘土实心砖因热阻小显然不能满足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必须发展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以达到建筑节能的目标。
(五)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大量工业废渣为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我省两淮及宿州地区煤矸石和粉煤灰资源丰富,年排量约800万吨,堆场储量已达1.6亿吨;皖南及皖西南砂石资源丰富,又是我省水泥生产基地;皖中地区有丰富的砂石、页岩和石膏资源。这些丰富资源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证。
四、“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耕地、节约能源、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工业废渣、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为
目标,以“禁实限粘”为工作重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筑应用为龙头,坚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和住宅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质轻、高强、保温隔热性能
良好的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进,把墙改工作重点向县城和村镇推进,促进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工业的健康发展。
(二)发展原则
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全省各地实际情况和建设发展趋势,以及适应住宅产业现代化和建筑节能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积极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尾矿砂、矿山剥离土、河泥、生活垃圾焚烧物等替代资源,开发生产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
2、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和主导建筑结构体系的要求,与建筑市场紧密结合,以建筑节能为目的,因地制宜地发展保温、隔热性能好的节能型新型墙体材料。
3、优化产品结构,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控制粘土类墙体材料的产量;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工艺和装备,提升产业层次,积极发展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复合型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型绿色墙体材料。
4、围绕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建筑,发展满足不同建筑功能要求的高质量新型墙体材料。
5、围绕村镇建设、移民建镇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需求,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农村建设的新型墙体材料。
五、“十一五”计划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和重点发展产品及要求:
(一)发展目标:
“十一五”末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全省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有大幅的发展,其比例占新型墙体材料总量的60%;各类新型墙体材料的规
模、产量、质量均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禁实”工作由市区、县城向乡镇推进,我省大中城市基本实现“禁粘”的目标。
1、到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总产量达到180亿块;年增长速度为19.3%,其中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达到120
亿块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比例达到
60%;实心粘土砖产量控制在120亿块以内;五年累计节约土地10万亩,节约能源400万吨标煤,利用工业废渣2000万吨。
2、2010年底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竣工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55%,其中省辖市达80%以上。
3、自2010年起在全省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并积极向农村推进。
4、自2008年开始合肥、黄山、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南、淮北等城市应禁止使用粘土质墙体材料,并将“禁粘”的范围逐步扩大。
(二)区域布局:
我省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各地的建筑结构形式,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现以中心城市建设为依托,结合各地资源优势,将我省划分为五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墙体材料。
1、合肥、芜湖、蚌埠等大中城市,依据建设市场的旺盛需求,高层建筑多,充分利用丰富的建筑砂、石、粉煤灰等资源,大力发展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
孔砖,高掺量的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和空心砖、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及各种轻板,结合当地的脱硫石膏和柠檬酸渣,适当发展石膏空心条板和石膏空心砌块,带动全
省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2、淮北、宿县、淮南地区,该地区煤炭、电力资源丰富,工业废渣排放量大,应发展烧结煤矸石、粉煤灰多孔砖和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板)适当发展蒸压粉煤灰砖、石膏空心条板和石膏空心砌块。淮南可利用紫砂页岩,发展超轻陶粒和陶粒砌块。
3、阜阳、亳州,该地区砂石资源较为贫乏,而粘土资源丰富,应以重点发展高掺量的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和空心砖,高强度、高孔洞率的烧结粘土多孔砖和空心砖,充分利用当地电厂的脱硫石膏,发展石膏空心条板和石膏空心砌块。
4、滁州、六安、巢湖、宣城、池州、安庆、黄山,该地区砂石资源丰富,水泥产量达3000万吨以上,充分发展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适当发展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和空心砖。巢湖、滁州可利用当地的石膏资源生产石膏板或石膏砌块。
5、马鞍山、铜陵,工业相对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尾矿渣排量大,重点发展以工业尾矿渣为主要原料的混凝土砌块(砖)等非粘土墙体和以矿山剥离土为原料的烧结多孔砖、空心砖。铜陵应发展以磷石膏为原料的石膏板和石膏砌块。
(三)重点产品及要求:
“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将保持较快的增长,质量和品种档次要上新台阶,重点发展具有减轻墙体自重、节约土地和能源、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改善建筑
功能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砖)、轻质隔墙条板、非粘土多孔砖、复合墙板和自保温墙体材料,形成砖、块、板相结合的,高、中、低档相配套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体
系。
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及规模要求:
1、砌块类:重点发展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产品。
(1)单班年产6万M3以上承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生产线,主要发展双排孔以上品种;
(2)单班年产6万M3以上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生产线,主要发展双排孔以上品种;
(3)单班年产10万M3以上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或砂加气混凝土砌块(板)生产线;
(4)单班年产5万M3以上的石膏砌块生产线;
(5)单班年产6万M3以上的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生产线。
2、砖类:大力发展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页岩、江(河、湖)淤泥和生活、建筑垃圾等非粘土资源为主要原料的高掺加量(50%以上)、高孔洞率(30%以上)、高强度(≧Mu15)、高保温性能的承重多孔砖和非承重空心砖。
(1)年产3000万块以上(折标砖)烧结煤矸石多孔砖和空心砖生产线;
(2)年产3000万块以上(折标砖)烧结粉煤灰多孔砖和空心砖生产线;
(3)年产3000万块以上(折标砖)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生产线;
(4)年产3000万块以上(折标砖)混凝土多孔砖和空心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生产线。
3、轻质墙板类:重点发展机械成型工艺的轻质多孔条板、外墙复合保温板。
(1)年产15万M2以上的工业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机械成型生产线;
(2)年产15万M2以上GRC条板机械成型生产线;
(3)年产15万M2以上轻集料混凝土条板机械成型生产线;
(4)年产15万M2以石膏空心条板机械成型生产线;
(5)年产20万M2以上复合条板生产线;
(6)年产150万M2以上的建筑平板(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或无石棉硅钙板)生产线;
(7)年产2000万M2以上纸面石膏板生产线
六、保障措施:
(一)继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推进墙改工作。
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力度,加快完善我省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争取在“十一五”前期制定出台《安徽省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条例》,真正实现依法推进墙改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禁实”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是保护耕地、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禁止使用粘
土实心砖、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重大意义,以及限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紧迫性,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有利于节约土地、造
福子孙,从而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三)坚决禁止新建、改建和扩建粘土砖生产线;严格控制粘土实心砖企业的生产指标。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新建、改建和扩建粘土砖厂,各级发改、经济、国土资源、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一律停止审批新建、改建和扩建粘土砖项目。对擅自新
建、扩建的粘土砖生产线,国土资源部门按违法用地查处,工商管理部门不得办理工商登记和年检。墙改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加大粘土实心砖企业的整顿力度。坚决淘汰小土窑、吊窑、淘汰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高、达不到环保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的简易轮窑及18门以下(含18
门)轮窑。坚决取缔和关停没有合法土源、毁田烧砖的粘土砖企业,加大对国道、省道、铁道边、河湖边、风景旅游区粘土实心砖企业的关停、复垦力度。
严格土地管理,从严控制审批粘土砖企业的取土用地量。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地的审批管理,按照用地审批权限,从严控制审批粘土砖生产企业取土
用地量,对18门以下的轮窑(含18门)和在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以及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建成区周围5公里范围的粘土砖企业,一律不再批准取土用地,
并责令限期拆除复垦。国土资源部门要按期对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用地的严格查处。
各地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限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要求,按照年度递减的原则制定粘土实心砖的总量调控计划,逐步核减粘土实心砖生产量。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要制定技术改造计划,积极进行技术改造,转产新型墙体材料。
(四)因地制宜的发展各种新型墙体材料,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各地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实力认真做好禁实计划,确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品导向目录的新型墙体材料,并鼓励企业结合当地建筑结构体系和建筑市场,大力发展高废渣掺量、高空洞率、保温好、强度高和技术含量高的各类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砖。
(五)加大监管力度,推动“禁实”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在规定限时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的区域,工程设计单位不得在各类建筑工程中设计粘土实心砖,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审查办要将禁止设计使用粘土实心砖列入有关施工图设计审查范围,凡违反规定设计使用粘土实心砖的一律不予通过审核。
安徽省墙体材料革新“十一五”规划
作者:admin时间:2019-10-31 06:20点击:次